分类:微信精华 时间:2025/8/18 13:37:02 人气(55) 评论(0) 作者:天浩
点上方蓝字关注我
了解更多健康知识
俗话说:“百病生于气,万病不离肝”。其实啊,我们很多身心问题都与情绪的郁滞有关。说白了就是爱生气气出来的。
《黄帝内经》记载:
肝主疏泄,调畅情志,是调节情绪的关键枢纽。当一个人长期被负面情绪困扰——比如压力过大(孩子学业压力大)、忧思过度、悲伤难过等,就容易导致肝气郁结。
肝气一旦不畅,就好像河道不通畅一样,不仅会影响气血的正常流通,更会扰乱心神,时间一长,便容易滋生抑郁、焦虑、失眠等困扰现代人的情志病。
在应对抑郁症等情志失调的经典方剂中,有一个被誉为“疏肝强者”的中成药——越鞠丸。它组方精妙,直指情志核心。
这里面用到了香附,专门疏通郁滞的肝气,让气机重新恢复畅达,是解决情绪淤堵的关键。
接着用川芎来行气活血,让气血运行通畅。
肝郁久了,就会横逆犯脾,导致脾虚生湿。湿浊内阻,会让人感到身体困重、头脑昏沉、食欲不振,加重抑郁和疲惫感。这时用苍术健脾燥湿,恢复脾胃运化功能。
人一旦脾虚了,体内运化能力下降,就会伴随胃脘胀满、食欲减退、嗳气等问题,很多抑郁症患者都伴有食欲不振、胃胀胃痛的问题,期初都去看消化科了,却忽略了是脾虚在“作祟”引起的躯体化症状。
怎么办呢?神曲擅长消食导滞,提振脾胃功能。
肝郁太长时间,还会郁而化火,这个时候再用栀子清清体内的“火气”,帮助清热除烦。
纵观整个方子,合力来疏通肝气、畅行气血、运脾化湿、清解郁热。肝气顺畅了,气血调和了,湿浊得化了,郁火清除了,脾胃功能恢复了,因肝郁引起的一系列抑郁情绪、焦虑不安、辗转难眠等问题,自然也好了。
这个小方子既有中成药(越鞠丸/越鞠保和丸),也可根据个体情况开具汤药。我个人在临床中,对于复杂或症状较重的患者,更倾向于使用汤药,这样更对症。
比如我曾接诊的一位抑郁症患者,她长期情绪低落,兴趣减退,同时伴有明显的焦虑不安、入睡困难、易惊醒。有时候呢还感觉胸闷不舒,胁肋部常有胀闷感,尤其在情绪波动或压力大时更为明显,常常不自觉地叹气。胃口也不喊,饭后容易胃胀不适。
我观察她舌尖偏红(提示心肝有热),舌苔薄白但略显腻浊(提示有湿),脉象弦细(主肝郁)。
综合辨证,她就是肝气严重郁结不舒,并伴有湿浊中阻、食积不化以及郁热扰心。
这个时候就需要再用量和配伍上下功夫了。我重用香附以增强疏肝理气之力。同时,加入柴胡、郁金,引药入肝经,兼活血行气止痛。
针对湿浊和食积,额加入陈皮理气化痰、燥湿和中,茯苓健脾宁心、渗利湿浊,莱菔子消食除胀,协同提升脾胃运化功能。
患者舌尖红、失眠焦虑,提示郁热扰心,但考虑到其脾胃功能较弱,我选择减少栀子的用量,避免过于寒凉伤及脾胃。
坚持调理后,情绪低落和焦虑感明显减轻,那种挥之不去的胸闷、胁肋胀闷感大大缓解,不自觉叹气的习惯也少了。胃胀不适也消失了,更重要的是,失眠问题也给她解决了。
好了,今天的分享到这里。大家如果还有关于抑郁症、焦虑症、失眠等方面的疑问,可直接给我留言。
老中医王玉民
<<
长按识别 免费解答